還記得曾經(jīng)的「重慶小面十強(qiáng)」嗎?有的經(jīng)營慘淡,有的愈做愈強(qiáng)
10年前重慶小面十強(qiáng)今何在:有的老板去世,有的換了新名
重慶小面十強(qiáng) 還好嗎,?
還記得曾經(jīng)的「重慶小面十強(qiáng)」嗎,?有的經(jīng)營慘淡,有的愈做愈強(qiáng)
小面,,山城獨特的名片,,麻辣、夠味,、夯實......一如重慶人的性格,。
但要問重慶小面哪家最好吃,不管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和重慶的火鍋一樣,重慶的小面館遍地開花,,每家面館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招牌,,這些小店大多沒有精致的裝潢,全憑自己對調(diào)料的甄選,,面條火候的把控,,將自己的口碑做到極致。
這有10家小面曾在10年前,,依靠自己的口味斬獲了“重慶小面十強(qiáng)”的稱號,!那么當(dāng)年排名小面前十的商家,如今現(xiàn)狀如何,?
01
=高胖妹面莊(胖妹面莊)=
/././././
胖妹面見證了無數(shù)90后的成長,,品牌誕生于1991年,重慶還沒有變成網(wǎng)紅的年代,,在兩路口宋慶齡旁支起了幾張桌子,,賣起了小面。
那個時候我們還叫它“胖妹面莊”,,靠著三代傳承的技藝,,收獲了大票粉絲,這一賣就是31年,。
娘娘尤其喜歡牛肉和肥腸兩種澆頭,,筋肉相連的牛肉和肥厚油潤的肥腸雙拼,小孩子才做選擇,!
如今,,胖妹面莊的分店越來越多,分量越來越少,,娘娘也很久沒有去光顧過了,,它在朋友圈的口碑也是褒貶不一。
總店地址:兩路口宋慶齡舊居旁
02
=開半天豬耳朵面=
/././././
馬家堡附近有家裝修老舊的豬耳朵面,,以前只開半天,,所以叫“開半天豬耳朵面”,,現(xiàn)在全天營業(yè)了。
他家的特色就是小面混搭涼拌豬耳朵,,一筷子夾起,,塞進(jìn)嘴里,,層次分明,,爽脆又軟糯,越嚼越帶勁,。
經(jīng)過老板四十年的打拼,,這家面館生意越做越紅火,還獲得了“無假貨文明店”,,“重慶美食店”,,“重慶小面五十強(qiáng)”,“誠信個體戶”等榮譽稱號,。
地址:長江二路馬家堡天橋附近
03
=秦云老太婆攤攤面=
/././././
說起秦云老太婆攤攤面,,在重慶可謂無人不知。它曾被重慶商報和天涯社區(qū)評選重慶小面50強(qiáng)第1名,,更上過《舌尖上的中國2》以及出鏡《嘿,!小面》紀(jì)錄片,是妥妥的重慶小面的龍頭品牌,。
現(xiàn)在,,秦云老太婆攤攤面到處都有分店,不過萬象城的店才是總店,,老店也不會拆除,。
小面、攤攤面,、豌豆面,、牛肉面、肥腸面,、雜醬面,、豌雜面......盲點不會踩雷,娘娘不知道吃什么的時候就會想起它,。
地址:楊家坪橫街12號,,工商銀行斜對面
04
=銅豌豆面=
/././././
銅豌豆面,一家可以把重慶人都辣哭的面館,,走進(jìn)去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它家獨具特色的“紅辣熗鍋面”差點把人送走,光看淋在面上的調(diào)料,,就開始瘋狂分泌唾液,。
辣椒的鮮辣和青花椒的香麻讓人欲罷不能,,一邊瘋狂嗦面,一邊狂喝飲料,,一碗下肚十分酸爽,。
目前僅有直營店只此一家,沒有開分店,,也沒有加盟店,。
地址:楊家坪步行商業(yè)區(qū)工商銀行斜對面
05
=彩電面=
/././././
彩電面因為在彩電中心附近,故取名彩電面,。
這家老店已經(jīng)開了25年,,在新牌坊有一家加盟店,但目前直營的店面只有這一家,。
后來電視臺搬遷以后,,客源逐漸減少,不過由于房子是老板的,,也沒有太大租金壓力,。
推薦紅燒牛筋面,泡椒鱔魚面,,苦芥肥腸面,,豌雜面都很正宗。
地址:科園三路35號1-1,,彩電中心附近
06
=聚園面館=
/././././
聚園面館也在重慶開了三十多年了,,這年周邊商鋪已經(jīng)換了很多輪,唯有他家生意堅挺興隆如故,。
聚園最出名的是抄手面,,解決了既想吃抄手又想吃面的雙重需求,并且分量也十分旺實,,老板怕你吃不飽那種,。
雜醬面的雜醬也多到懷疑人生,每一口面都能吃到滿滿的雜醬,,幸福感爆棚,。
這樣“良心”的面館,娘娘相信能再做下一個三十年,!
地址:江北區(qū)五紅路金科麗苑32號
07
=董小面=
/././././
早在十幾年前,,就聽聞沙坪壩有家“真資格”小面,每到飯點擁擠的門店就座無虛席,,即便是炎炎夏日,,無數(shù)人也要在這里埋頭狂吃。
水平在線的豌雜面,,濃郁的泡椒雞雜面,,等疫情結(jié)束,,一定要去點上兩大碗!
沙坪壩這家老店是直營店,,已經(jīng)開了十幾年時間,,但還有一些加盟店。不想在店里吃的可以路過打個生包回家煮,,不得不說,,重慶小面也把服務(wù)做到了極致,難怪生意一直黑好,。
地址:沙坪壩三峽廣場正升自由康都地下通道5號門面
08
=朱兒面=
/././././
朱兒面在花卉園李米線的旁邊,,生意很火爆,,但下午2-6點吃不到,,要6點之后才能用餐,要吃的一定要看準(zhǔn)時間再去,。
它家的豌豆面有干拌面的感覺,,但是不會膩,不會很辣,,還配有一碗豆芽湯,,很爽口。
目前,,朱兒面目前自營的只有這一家總店,,但有許多加盟店,吃李米線的時候可以順路去打個卡,。
地址:龍溪鎮(zhèn)金龍路87號
09
=蔣六十八梯眼鏡面=
/././././
想吃牛肉面,,腦子里第一個浮現(xiàn)的就是十八梯的眼鏡面,從1987年營業(yè)至今,,其中的艱難也只有老板知曉,。
用包包白打底的牛肉面是它家的招牌,面是貴了點,,紙巾也要收費,,但是腱子牛肉的品質(zhì)和面的味道依舊吸引了無數(shù)老饕。
除了十八梯的總店,,眼鏡面在獅子坪也開了一間分店,。總店生意不如以前好了,,希望十八梯景區(qū)的開放,,可以帶動曾經(jīng)的排隊王吧。
地址:解放西路171號儲奇門中藥材市場附近
10
=花市豌雜面=
/././././
原來的魯祖廟花市豌雜面,,麻雀店里攏共四五張桌,,面鍋懸吊吊地支在門口,,超一公分就要跌到街上去。無論哪個時間點去吃面,,連個金雞獨立的位置都沒有,。
招牌豌豆雜醬的豌豆略帶香甜,綜合雜醬的咸香,,第一口真的驚艷,。
目前花市豌雜面已經(jīng)開了25年,三家直營店面都在解放碑附近,,小什字和來福士廣場分別各有一家,。
地址:民生路85號
寫在最后:重慶小面館遍地都是,能夠在如此環(huán)境下屹立不倒,,甚至越做越強(qiáng),,手上得有兩把刷子才行。娘娘以為,,不管多少強(qiáng),,好吃才是王道,那些為了利潤縮減成本的商家注定會被新的競爭對手所替代,。
10年前重慶小面十強(qiáng)今何在:有的老板去世,,有的換了新名
你還記得重慶小面五十強(qiáng)嗎?十幾年前,,重慶本地媒體曾對全城小面商家從口味,、人氣等方面進(jìn)行過數(shù)次大排名。能獲評小面50強(qiáng)成為當(dāng)年商家值得炫耀的榮譽,,小店也因此有了更高的人氣,。
多年以后,隨著重慶城市旅游的發(fā)展,,小面作為美食名片之一繼續(xù)獲得游客及市民的喜愛和關(guān)注,,那么當(dāng)年排名小面前十強(qiáng)的商家,如今的情況如何,?相信大多數(shù)人已經(jīng)說不全,,道不明。近日,,上游新聞(報料郵箱i@163.)記者根據(jù)重慶晚報2010年12月23日刊登的2010版小面榜單,,逐一尋找了解了前十名,這十家老店全都仍在經(jīng)營,,且狀況良好(注,,本次找尋的均為當(dāng)年老店)。
高胖妹小面(胖妹面莊):
上世紀(jì)90年代被搶注商標(biāo),去年才換了新店名
地址:兩路口宋慶齡故居旁,,緊鄰希爾頓酒店
胖妹面莊是很多渝中區(qū)人的喜愛的面店,,其中小面、牛肉面,、混合面都獨具特色,,口味重,但吃著過癮,。記者中午來到店面時,,前來吃面的食客一直絡(luò)繹不絕。
據(jù)店內(nèi)負(fù)責(zé)人高女士介紹,,她是老板“高胖妹”的妹妹,,面莊在這里已經(jīng)開了30多年,除了簡單的裝修,,從未“挪過窩”,。她說,“胖妹”面莊的商標(biāo)在96年左右就已經(jīng)被人搶注了,,他們曾嘗試想拿到商標(biāo),,但也未能成功。所以市面上有很多叫胖妹的面莊,,他們也沒辦法維權(quán)。直到去年,,店面的名字才正式改為“高胖妹面莊”,,將家里的姓氏加了上去。
高女士表示,,目前他們只有一家直營的總店,,還有一家合作的店面,名字都叫做“高胖妹小面”,。之前有傳聞?wù)f兩路口總店會搬遷,,但高女士給予了否定的答案,表示總店會一直做下去,。
開半天豬耳朵面
1997年就注冊了商標(biāo),,感謝當(dāng)年食客提醒
地址:長江二路馬家堡天橋附近
開半天豬耳朵面,從店名就能知道以豬耳朵為特色,,當(dāng)家招牌紅油豬耳朵純手工切制,,薄如紙張、片片透亮,。前來吃面的顧客都會點一份特色豬耳朵,。據(jù)食客介紹,早年間這家店確實是只開半天,但后來也許是生意太好了,,就放棄了只營業(yè)半天,。
店內(nèi)的負(fù)責(zé)人告訴記者,他們這家店已經(jīng)開了40年左右,,曾經(jīng)也開過分店,,但目前直營的只有這家老店。她說,,早在1997年,,有顧客就提醒他們趕緊去注冊一個商標(biāo),避免被人搶注,,他們便趕緊注冊了商標(biāo),,這讓他們少了不少麻煩。后來附近也出現(xiàn)了一些賣豬耳朵面的商家,,但都沒人敢冒用“開半天”名頭,。
秦云老太婆攤攤面
萬象城店面是總店,老店繼續(xù)服務(wù)老街坊
地址:楊家坪橫街12號(目前周圍在施工,,位置比較難找,,建議現(xiàn)場問路)
秦云老太婆攤攤面在重慶小面中的名氣不小,曾經(jīng)奪得過小面五十強(qiáng)的第一名,。目前老店周圍正在施工,,位置比較難找。記者問詢當(dāng)?shù)鼐用穸啻?,方才找到店面?/p>
店面負(fù)責(zé)人表示,,自己是秦婆婆的外孫女。她介紹說,,秦云老太婆攤攤面已經(jīng)開了28年了,,萬象城、觀音橋均有直營的店面,。不過,,這里是老店,萬象城的店面才是他們的總店,。因為已經(jīng)成立了公司,,所以萬象城的店面是雇傭的職業(yè)經(jīng)理人進(jìn)行管理。
不過,,雖然周邊在施工,,但老店并不會拆除,會繼續(xù)經(jīng)營下去,。因為來這里吃面的大多是當(dāng)年的老街坊,。
銅豌豆面
經(jīng)營20多年,沒有分店只此一家
地址:楊家坪步行商業(yè)區(qū),工商銀行斜對面
楊家坪步行街有最著名的面館之一便是銅豌豆,。從熗鍋系列到干拌刀削系列都有大批食客喜歡,。有食客評價,從做法上,,銅豌豆在重慶小面中有一些另類和創(chuàng)新,,例如熗鍋面,在重慶算不上常見,。
記者在楊家坪步行街找到了這家店面,,中午時分生意非常不錯,在和店家的交談過程中,,數(shù)次被打斷,。店家表示,目前銅豌豆直營店只此一家,,沒有開分店,,也沒有加盟店。20多年在這里經(jīng)營,,只進(jìn)行過一次裝修,,其他都沒有變化。
彩電面
“廣電”搬遷對生意影響不小
地址:科園三路35號1-1,,彩電中心附近
彩電面在重慶小面中名氣很大,,因為在彩電中心附近,故取名彩電面,。其特色的豌雜面和牛筋面曾一度吸引很多食客專門駕車到這里來大快朵頤,。
記者和老板攀談后了解到,這家老店已經(jīng)開了25年,。在新牌坊有一家加盟店,但目前直營的店面只有這一家,。老板對于十幾年前小面50強(qiáng)的評比仍有印象,,她回憶,彩電面上榜的時候,,自己并不知情,,還是來吃飯的電視臺的員工告訴她她才知道。
老板說,,電視臺(廣電集團(tuán))部分搬到冉家壩,,對生意的影響還是挺大的。早年間這里20個座位12個都是電視臺的員工,,但如今這批客源離開了,,周邊上班的人流下降了,的確對生意有所影響。不過,,她也表示,,這里的房子是自己的,所以沒有租金壓力,,問題也不算大,。
聚園面館
2010年是頂峰,如今難見當(dāng)年“盛況”
地址:江北區(qū)五紅路金科麗苑32號
聚園面館是很多老重慶必吃的面莊之一,。采訪中,,一位食客方先生告訴記者,十幾年來,,自己只要路過附近,,都會來吃一碗雜醬面或者抄手面。特別是抄手加面混合的抄手面,,在其他地方吃不到這種獨特的味道,。
店面中一男一女兩位老板向記者介紹,這家老店已經(jīng)開了33年了,,1989年就已經(jīng)開張,。目前還有一家直營店在新牌坊新光天地商場負(fù)一樓。但商場中經(jīng)營成本要高一些,,總的來說還是老店的生意更好,。
女老板回憶,2010年是生意最好的時候,,幾乎每天中午店里都要排隊,。但今天,或許是大家選擇更多了,,這種排隊的盛況很難看到了,。老板說,店面沒有做過什么宣傳,,主要是以老顧客,、回頭客為主。他們相信,,只要味道好,,就不會缺老顧客的光顧。好比新光天地的店,,如今也有一批固定的老顧客,,生意越來越好。
董小面
辣度高于重慶平均線
地址:沙坪壩三峽廣場正升自由康都地下通道5號門面
這是當(dāng)年榜單前十中唯一位于沙坪壩區(qū)的店面,,也是沙坪壩區(qū)資格最老,,最出名的店面之一,。
從食客的口中記者得知,董小面的特點是豌豆耙軟,、香味很足,,雜醬也很地道。不止一名食客在吃過后提醒,,這家的干溜一定要“豁轉(zhuǎn)”,,不然吃不出味道。而它的另一個特點是辣,,據(jù)說辣度是高于重慶人吃辣平均線的,。
老板告訴記者,沙坪壩這家老店是直營店,,已經(jīng)開了十幾年時間,,但還有一些加盟店。記者通過大眾點評網(wǎng)了解到,,新橋醫(yī)院附近也有一家董小面,,和老板核實后確認(rèn)為他們的加盟店。老板特別提到,,他們現(xiàn)在可以送“生包”,,不方便的食客可以通過這種形式來品嘗。
朱兒面
暫時沒有通宵營業(yè),,長假期間生意最好
地址:龍溪鎮(zhèn)金龍路87號李米線旁
朱兒面也是目前比較出名的小面之一,,它的位置在另一家網(wǎng)紅餐廳“李米線”的旁邊。
店面的營業(yè)時間有些奇特,,記者中午2點到店,,員工表示,下午2點-6點并不是營業(yè)時間,,要6點之后才能用餐,。但店面中卻掛著通宵營業(yè)的牌子。店內(nèi)的員工解釋,,因為近期夜間的食客并不多,,所以通宵營業(yè)并沒有實行。
據(jù)介紹,,朱兒面目前自營的只有這一家總店,但有許多加盟店存在,。近兩年,,除了本地人,外地慕名來吃的游客比較多,。特別是長假時段,,有很多游客通過網(wǎng)絡(luò)找到這里,,排起長隊。
蔣六十八梯眼鏡面
“大眼鏡”去世,,開了一家分店
地址:解放西路171號儲奇門中藥材市場附近
說起眼鏡面,,老重慶幾乎無人不知。塊頭十足的牛肉,,開水包包白和勁道的面條不提,,老板“大眼鏡”蔣明國鮮明的性格,都曾在網(wǎng)絡(luò)上引發(fā)過討論,。2016年,,蔣明國因病去世,“小眼鏡”蔣樹林繼續(xù)經(jīng)營著店面,。21日中午,,記者到十八梯老店點了一碗面,還是原來的味道,。
老板娘趙女士說,,眼鏡面1987年開業(yè),至今已經(jīng)35年,?!靶⊙坨R”蔣樹林在獅子坪也開了一間分店。
趙女士坦言,,老店的生意的確不如以前,,早幾年眼鏡面隨時都處于排隊的狀態(tài),現(xiàn)在只有中午餐點人流才比較大,。首先是重慶日報報業(yè)集團(tuán)和五中院搬遷,,其次是原住民的減少,讓他們損失了不少老顧客,,而眼鏡面恰恰是依靠老顧客來做生意的,。所以,現(xiàn)在獅子坪店的生意甚至比老店更好,。
不過,,她表示老店肯定不會關(guān),還會一直做下去,,未來期望十八梯景區(qū)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流,,對生意有幫助和帶動。
花市豌雜面
圍繞解放碑開了3家店
地址:民生路85號
手工剁的肥瘦不一的肉末大小剛好,,豌雜飽滿綿軟,,很多食客認(rèn)為,花市豌雜面是重慶小面豌雜的代表之一,。記者看到,,不少食客的評價是,,面偏軟,麻辣得宜,,豌豆非常軟爛,,涼拌均勻后每一根面條上都有肉醬和豌豆糊裹著。
記者在民生路找到了豌雜面的老店,,服務(wù)員介紹,,花市豌雜面已經(jīng)開了25年,三家直營店面都在解放碑附近,,小什字和來福士廣場分別各有一家,。最出名的還是豌雜面,每天營業(yè)時間是早上7點到晚上8點半,。
上游新聞記者彭光瑞
編輯鄒渝
責(zé)編李洋王蓉
審核馮飛
重慶小面十強(qiáng) 還好嗎,?
你還記得重慶小面五十強(qiáng)嗎?十幾年前,,重慶本地媒體曾對全城小面商家從口味,、人氣等方面進(jìn)行過數(shù)次大排名,獲評小面50強(qiáng)也成為當(dāng)年值得炫耀的榮譽,,并由此帶來極高的人氣,。
多年以后,隨著重慶城市旅游的發(fā)展,,小面作為美食名片之一繼續(xù)獲得游客及市民的喜愛和關(guān)注,,那么當(dāng)年的小面前十的商家,如今的情況如何,,老店是否還在原位置,?相信大多數(shù)人已經(jīng)說不全、道不明,。近兩日,,上游新聞記者根據(jù)重慶晚報2010年12月23日刊登的2010版小面榜單,逐一尋找了解了前十名,,這十家老店全都仍在經(jīng)營,,且狀況良好(注,本次找尋的均為當(dāng)年老店),。
高胖妹小面(胖妹面莊)
上世紀(jì)90年代被搶注商標(biāo),,去年才換了新店名
地址:兩路口宋慶齡故居旁,緊鄰希爾頓酒店
胖妹面莊是很多渝中區(qū)人喜愛的面店,,其中小面,、牛肉面、混合面都獨具特色,,口味重,,但吃著過癮。記者中午來到店面時,,前來吃面的食客一直絡(luò)繹不絕,。
據(jù)店內(nèi)負(fù)責(zé)人高女士介紹,她是老板也就是“高胖妹”的妹妹,,這個面莊在這里已開了30多年,,從未“挪過窩”。她說,,“胖妹”面莊的商標(biāo)大約在1996年時被人搶注,,他們曾嘗試想拿到商標(biāo),但未能成功,。所以市面上有很多叫胖妹的面莊,,他們也沒辦法維權(quán)。直到去年,,店名加了自家姓氏才正式改為“高胖妹小面”,。
高女士表示,目前他們只有一家直營的總店,,還有一家合作的店面,,名字都叫做“高胖妹小面”。之前有傳聞?wù)f兩路口總店會搬遷,,但高女士給予了否定的答案,,表示總店會一直做下去。
開半天豬耳朵面
1997年就注冊了商標(biāo),,感謝當(dāng)年的食客提醒
地址:長江二路馬家堡天橋附近
開半天豬耳朵面,,從店名就能知道以豬耳朵為特色,當(dāng)家招牌紅油豬耳朵純手工切制,,薄如紙張,、片片透亮。前來吃面的顧客都會點一份特色豬耳朵,。據(jù)食客介紹,,早年間這家店確實是只開半天,但后來也許是生意太好了,,也沒有繼續(xù)半天營業(yè),。
店內(nèi)的負(fù)責(zé)人告訴記者,他們這家店已經(jīng)開了40年左右,,曾經(jīng)也開過分店,,但目前直營的只有這家老店。她說,,早在1997年,,有顧客就提醒他們趕緊去注冊一個商標(biāo),,避免被人搶注,他們便趕緊注冊了商標(biāo),,這讓他們少了不少麻煩,。后來附近也出現(xiàn)了一些賣豬耳朵面的商家,但都沒人敢冒用“開半天”名頭,。
銅豌豆面
經(jīng)營20多年,,沒有分店只此一家
地址:楊家坪步行街,工商銀行斜對面
楊家坪步行街最著名的面館之一便是銅豌豆,。從熗鍋系列到干拌刀削系列都有大批食客喜歡,。有食客評價,從做法上,,銅豌豆在重慶小面中有一些另類和創(chuàng)新,,例如熗鍋面,在重慶算不上常見,。
記者在楊家坪步行街找到了這家店面,,中午時分生意非常不錯,在和店家的交談過程中,,數(shù)次被打斷,。店家表示,目前銅豌豆直營店只此一家,,沒有開分店,,也沒有加盟店。20多年在這里經(jīng)營,,只進(jìn)行過一次裝修,,其他都沒有變化。
花市豌雜面
圍繞解放碑開了3家店
地址:民生路85號
手工剁的肥瘦不一的肉沫大小剛好,,豌雜飽滿綿軟,,很多食客認(rèn)為,花市豌雜面是重慶小面豌雜的代表之一,。記者看到,,不少食客的評價是,面偏軟,,麻辣得宜,,豌豆非常軟爛,涼拌均勻后每一根面條上都有肉醬和豌豆糊裹著,。
記者在民生路找到了豌雜面的老店,,服務(wù)員介紹說,花市豌雜面已經(jīng)開了25年,三家直營店面都在解放碑附近,,小什字和來福士廣場分別各有一家,。最出名的還是豌雜面。每天營業(yè)時間是早上7點到晚上8點半,。
秦云老太婆攤攤面
萬象城店面是總店,,老店將繼續(xù)經(jīng)營服務(wù)老街坊
地址:楊家坪橫街12號
秦云老太婆攤攤面在重慶小面中的名氣不小,曾經(jīng)奪得過小面五十強(qiáng)的第一名,。目前老店周圍正在施工,位置比較難找,。
店面負(fù)責(zé)人表示,,自己是秦婆婆的外孫女。她介紹說,,秦云老太婆攤攤面已開了28年了,,萬象城、觀音橋均有直營的店面,。不過,,這里是老店,萬象城的店面才是他們的總店,。因為已經(jīng)成立了公司,,所以萬象城的店面是雇傭的職業(yè)經(jīng)理人進(jìn)行管理。
不過,,雖然周邊在施工,,但老店并不會拆除,會繼續(xù)經(jīng)營下去,。
彩電面
“廣電”搬遷對生意影響不小
地址:科園三路35號1-1,,彩電中心附近
彩電面在重慶小面中有著很高的名氣,因為在彩電中心附近,,故取名彩電面,。其特色的豌雜面和牛筋面曾一度吸引很多食客專門駕車到這里來大快朵頤。
這家老店已開了25年,。在新牌坊有一家加盟店,,但目前直營的店面只有這一家。老板說,,電視臺(廣電集團(tuán))部分搬到冉家壩,,對生意的影響還是挺大的。早年間這里20個座位12個都是電視臺的員工,,但如今這批客源離開了,,周邊上班的人流下降了,的確對生意有所影響。不過,,她也表示,,這里的房子是自己的,沒有租金壓力,,問題不大,。
朱兒面
近兩年慕名來吃的游客較多
地址:龍溪鎮(zhèn)金龍路87號,李米線旁
朱兒面也是目前比較出名的小面之一,,它的位置在另一家網(wǎng)紅餐廳“李米線”的旁邊,,似乎兩家店面有相輔相成的意思。據(jù)介紹,,朱兒面目前自營的只有這一家總店,,但有許多加盟店存在。近兩年,,除了本地人,,外地慕名來吃的游客比較多。特別是長假時段,,有很多通過網(wǎng)絡(luò)找到這里的游客,,甚至?xí)霈F(xiàn)排長隊的情況。
聚園面莊
2010年左右排隊是常態(tài),,如今難見當(dāng)年“盛況”
地址:江北區(qū)五紅路金科麗苑32號
聚園面莊是很多老重慶必吃的面莊之一,。采訪中,一位食客方先生告訴記者,,十幾年來,,自己只要路過附近,都會來吃一碗炸醬面或者抄手面,。特別是抄手加面混合的抄手面,,在其他地方吃不到這種獨特的味道。
店面中一男一女兩位老板給記者介紹說,,這家老店已開了34年了,。目前還有一家直營店在新牌坊星光天地商場負(fù)一樓。但總的來說還是老店的生意更好,。女老板回憶說,,2010年是生意最好的時候,幾乎每天中午店里都要排隊,。但今天,,或許是大家選擇更多了,這種排隊的盛況很難看到了,。老板說,,店面沒有做過什么宣傳,,主要是以老顧客、回頭客為主,。他們相信,,只要味道好,就不會缺老顧客的光顧,。
蔣六十八梯眼鏡面
原住民減少影響生意,,但會堅持下去
地址:解放西路171號,儲奇門中藥材市場附近
說起眼鏡面,,老重慶幾乎無人不知,。2016年,老板“大眼鏡”蔣明國因病去世后,,“小眼鏡”蔣樹林繼續(xù)經(jīng)營著店面,。
老板娘趙女士說,眼鏡面1987年開業(yè),,至今已35年。蔣樹林在江北區(qū)獅子坪也開了一家分店,。趙女士坦言,,老店的生意的確不如以前,早幾年眼鏡面隨時都處于排隊的狀態(tài),,現(xiàn)在只有中午餐點人流才比較大,。主要是原住民的減少,讓他們損失了不少老顧客,。不過,,她表示老店肯定不會關(guān),還會一直做下去,,未來期望十八梯景區(qū)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流,,對生意有幫助和帶動。
董小面
沙區(qū)資格最老,,辣度是特點
地址:沙坪壩三峽廣場正升自由康都地下通道5號門面
這是當(dāng)年榜單前十中唯一位于沙坪壩區(qū)的店面,,也是沙坪壩區(qū)資格最老、最出名的店面之一,。董小面的特點是豌豆軟,、香味很足,雜醬也很地道,。不止一名食客在吃過后提醒,,這家的干餾一定要“豁轉(zhuǎn)”,不然吃不出味道,。而它的另一個特點是辣,,據(jù)說辣度是高于重慶人吃辣平均線的。
老板告訴記者,沙坪壩這家老店是直營店,,已開了十幾年時間,,還有一些加盟店。老板特別提到,,他們現(xiàn)在可以送“生包”,,遠(yuǎn)的、不方便的可以通過這種形式來品嘗,。
文章來源:重慶晚報